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← 返回上一级

火花机加工工艺解析

2025-04-25 10:13:45 36 0

一、火花机加工原理 

火花机(电火花加工,EDM)是一种非接触式特种加工技术,利用电极与工件间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温(局部可达8000~12000℃)熔蚀材料,实现精密加工。其核心包括三个原理。

1.放电腐蚀:电极与工件在绝缘液(如煤油)中靠近时,高压击穿间隙形成火花放电,瞬间高温使金属局部汽化或熔化。 

2.重复脉冲:通过高频脉冲电源持续放电,逐层去除材料,并由工作液冲走蚀除颗粒。 

3.无机械切削力:加工过程无物理接触,适合高硬度、脆性材料。




二、火花机加工的优缺点 

1.优点: 

  • 高硬度材料加工:可加工淬火钢、硬质合金、钛合金等传统刀具难以切削的材料。 
  • 复杂形状成型:通过电极仿形,可加工深槽、窄缝、内齿轮等复杂三维结构。 
  • 高精度:尺寸精度可达±0.005mm,表面粗糙度Ra 0.1~1.6μm。 
  • 无毛刺:放电加工边缘无机械应力,减少后续去毛刺工序。


2.缺点:  

  • 效率较低:材料去除率远低于铣削/车削,粗加工时效率不足。 
  • 电极损耗:电极制作需要额外成本,铜/石墨电极在加工中会损耗,需多次更换或补偿。 
  • 表面变质层:放电高温可能导致工件表面产生微裂纹或硬化层,需后处理。




三、哪些的零件特征适合火花机加工

以下特征通常需采用火花机加工: 

1.深窄腔/微细孔:如深径比>5的深孔、宽度<0.2mm的窄槽。 




2.内尖角/清角:刀具无法实现的直角或锐角(如模具镶件内角)。 




3.异形曲面:叶轮叶片、涡轮盘等复杂三维轮廓。




4.超高硬度零件:已淬火模具、陶瓷或金属基复合材料。





四、零件该怎么设计优化,减少火花机依赖

在零件设计中,优化结构设计,减少对特种加工的依赖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。例如,避免不必要的圆角,从而减少线切割、电火花等特种加工的需求。在零件整体构型上,应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组合,如圆柱体与棱柱体。设计传动轴时,可以主体部分设计为圆柱体,连接处设计成棱柱体,以便于车削、铣削等常规加工。同时,应尽量避免设计复杂的自由曲面,而采用平面和简单的二次曲面,如圆柱面、圆锥面和球面等。这些形状可以通过常规的切割、冲压和折弯工艺轻松加工。

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避免特种加工的案例: 

1.避免内直角:用R角替代,方便铣刀清角。




2.控制零件下沉区域的深宽比:深槽设计尽量满足刀具长径比 ≤ 5(如下图H/D≤5) 。




3.分体式结构:将复杂部件拆分为多个可铣削零件后组装。 




4.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,预留加工空间,也叫让刀特征:确保刀具能进入加工区域(如开放槽口、退刀槽)。



火花机是复杂、高硬度零件加工的关键工艺,但成本较高。通过合理设计可减少对其依赖,平衡效率与精度需求。在早期设计阶段与工艺工程师协同评审,能显著降低制造成本!  

注意:此留言仅作为与客户日常交流之用,回复不是很及时,急切问题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处理!
0 / 500
共 0 条
  • 1
前往